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厦门:时隔一百多年重现紫水鸡 却遭遇“十面埋伏”
作者:www.petsworld.cn  文章来源:www.petsworld.cn  点击数 1713  更新时间:2012-3-28 12:36:06  文章录入:admin


厦门再现紫水鸡了!!!

在华侨大学对面的杏林湾湿地中,几只漂亮的紫色鸟在悠闲地觅食,它们被厦门观鸟会的小虎偶然碰到了。看到人来,这些鸟立即警觉地躲进草丛中。尽管只是惊鸿一瞥,但它们的模样让小虎牢记在心,他异常激动:莫非这就是从厦门已经消失了144年的紫水鸡华南亚种?

  消息在鸟友中迅速传播开来,几名鸟友日夜在那里守候,果然又见到了那几只紫色的精灵。经过反复查找资料和比对,小虎的猜测得到确认:它们就是紫水鸡华南亚种!

  一个历史悬案终于有了答案:144年来,紫水鸡华南亚种从来就没有从厦门消失,只是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已。

 紫水鸡

  学名Porphyrio porphyrio,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,中型涉禽,共有13个亚种。体长约44cm。嘴粗壮,鲜红色,短而侧扁;鼻沟浅而宽,鼻孔小而圆,在鼻沟前部下方,额甲宽大,后缘呈截形,橙红色。跗蹠和趾长而有力,能用脚趾抓住和操纵食物,这在秧鸡科中很特殊。两性同型,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,尾下覆羽白色,翅和胸蓝绿色。栖息于江河、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和芦苇丛中。以昆虫、软体动物、水草等为食。

 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。性温顺而胆小,多在清晨和黄昏活动,白天躲藏在芦苇丛中。活动时声音较为嘈杂,频繁地发出“咯咯”声和“哼哼”声。警觉时,尾频繁地上下摆动,显露出白色尾下覆羽。善行走和在地面奔跑,常涉水于水边浅水处,也能攀爬在芦苇茎上,或在漂浮于水面的植物或叶片上行走和停息。一般很少飞行,亦很少游泳。被迫飞行时亦飞不多远。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,长长的脚悬垂于后,显得较笨拙。

  1868年,厦门被定为紫水鸡华南亚种模式产地

  在中国鸟类长长的名录中,有两个人的姓氏频繁出现,一位是林奈(瑞典人,1735年出版《自然系统》),另一位罗伯特·斯温侯——他在中国近代鸟类学史上大名鼎鼎,是当时的英国博物学家、外交官。

  斯温侯初到中国时,担任领事馆的翻译,但很快就被任命为副领事,随后又先后在厦门、宁波、烟台、上海以及台湾任领事。担任英国驻中国领事的特殊身份,给了斯温侯难得的机会。二十余年中,他在中国开始了他收获颇丰的寻鸟之旅,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华东地区研究和收集鸟类标本。他是第一个在海南岛和台湾岛上采集鸟类标本的西方人,正因为如此,他得到的每一件标本,都成为这两个岛上的第一笔记录,甚至是第一次被描述的新种。

  1868年,斯温侯在厦门采集到紫水鸡,并将厦门定为紫水鸡华南亚种的模式产地。

  大家都知道,华南虎也叫“厦门虎”,厦门是华南虎最早的发现地,并以此命名。紫水鸡华南亚种的情况也是如此。

紫水鸡遭遇“十面埋伏”

 杏林湾畔,时隔144年在厦门出现的紫水鸡,正陷入“十面埋伏”之中。已经确认有两只紫水鸡消失了,而导致它们消失的,是肆无忌惮的捕杀。一位鸟类学家说,因为紫水鸡太过美丽,太过耀眼,没有一般水鸟那样的保护色,所以它们常常成为鸟贩的猎物。图左为瘸腿紫水鸡,图右为掉入网中的紫水鸡。


瘸腿紫水鸡


掉入网中的紫水鸡